歐洲人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夢遊者:1914年歐洲如何邁向戰爭之路》ChristopherClark
作者:Christopher Clark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02/12
頁數:776頁
ISBN:9789571363158
相信大多數香港人也跟筆者一樣,對於二次世界大戰甚是熟悉,可是對於一次世界大戰,印象卻非常模糊。
我們都記得張開嗓門大叫的元首希特拉,never surrender的戰時首相邱吉爾,德俄兩國慘烈的冬季戰爭。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呢?為什麼奧國王子在薩拉熱窩被刺殺了,就變成全歐洲大混戰?為什麼基本只有歐洲人在打仗,卻被視為人類史上第一次的世界大戰?
《夢遊者》(the sleepwalkers)的作者是劍橋欽定歷史教授(Regius Professor of History)Christopher Clark,在2015年才發行中文版,但英文版在2012年出版時,已蔚為書界的話題,即使學者對此書煲眨不一(原因容後交代),但仍然勾起大眾再一次認真研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來龍去脈。
積薪厝火的歐洲政客
《夢遊者》主力回顧1880至1914年一次世界大戰之前30年的國際局勢,作者細心考據了歐洲六大強國:英、法、俄、奧匈、德及意大利的政制,再到巴爾幹、塞爾維亞等地逐漸升溫的民族主義,再配合軍事及外交權力及掌權人士的言行紀錄,推敲出一個結論:其實第一次世界大戰早在數十年之前,已注定會發生,而真正推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只是德奧兩國,而是整個歐洲的思潮以及政客。不過--他們沒想到國家之間常有的武力衝突,會發展成一次史無前例的世紀大戰。
作者認為,當國家開始現代化,工業革命開始,民眾對於世界的認知開始提升,沙文主義式的民意便首次以現代化的方式,逐漸摻入到政事之中。各國愈來愈趨近憲制的政府,為了順從民意,政府要員也開始以外交事務回應(包括連俄國也在1906年承認國家杜馬制約沙皇的權力),制定各種外交政策,而當時的民眾卻被技術革命及殖民世界帶來的經濟回報所沖昏頭腦,總以為自己的國家是世界強國,讓國家與國家之間互相爭雄的情況愈演愈烈。
我們都這聽過「一次大戰由民族主義所引發」的說法,但民間的民意要轉化為真正的政策,再導致國家級的衝突,其實需要非常漫長的過程。《夢遊者》鉅細無遺勾劃出在1914年之前,各個大國內混亂而持續不斷的權力鬥爭,像首相與國會的鬥爭,新舊外交官派系的鬥爭,某國之間的協約政策可能只是出於外交官一時的本能反應,像法國首相普朗克Raymond Poincaré)於沙皇面前對法國信守協約諾言的自負,便埋下了不可挽回的結局。
非和則戰 條約反是催戰劑
《夢遊者》的考據及敘事功力受到學界及媒體的一致好評,可是書中提出一個觀點,卻被視為極具爭議性:這群將世界帶向戰爭的大國權貴,真的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嗎?真的知道他們引發的戰爭,會引致如此龐大的浩劫嗎?用書裡話來說,就是「They knew it , but did they feel it?」。
作者認為歐洲各大傳統強國,早就習慣了透過武力去解決衝突或尋求利益,但在工業革命之前,武力衝突只限於地區性,或是在可以控制的程度之中。直到一戰之前,各國家的武器及軍隊的攻擊力都翻了幾倍,當政客們再度以傳統的大國思維去發動戰爭,才真正意識到,這不會再像是中世紀那些斷斷續續的原野戰,而將會是一場足以將歐洲文明推倒的大型戰爭。他們低估了各個國家民族之間的敵意及毀滅力,也沒有料想到自己的政治野心,為了爭取國家向心力的一詞一語,為了政績而簽下的各種「非和則戰」的平衡條約,卻會將世界推向戰火的邊緣
有人批評《夢遊者》淡化了同盟國的戰爭罪責,特別是在時序上率先宣戰的奧匈帝國,不斷軍事化及爭戰之心路人皆見的德國。到底一次大戰的罪責誰屬,這是一個大哉問,筆者也不敢妄然回答。不過誠如《夢遊者》所言,德國絕對不是唯一有意擴張而充滿的敵意的國家,而是各國之間,都有是一種陷於失去控制的邊緣、早已無法回頭的敵意,造成這場近乎命中註定的悲劇。這亦是為什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在歐洲,但那份狐惑脆弱的人性與大國關係,卻震撼了全世界。
如果夢遊尚未驚醒 惡夢何時完結
「書中最後一部份寫於2011至2012年,正是歐元區危機的高潮,而很顯然地,這場危機中的行動者們,已像1914年的人們,意識到潛藏的災難性(歐元的崩潰)。所有要角都不希望這會發生,但在共同利益之外,他們同樣有自身的--甚至是衝突的利益。」
2012年除了是歐債危機的高潮,那一年也被視為是世代交替的年份,奧巴馬開始第二任期,普京再次當選,中國召開十八大,金正日逝死、金正恩上任,就連香港也選出了新特首梁振英。與更可怕的2020相比,2012似已是亂中有序,但回頭一看,歷史的漩渦在那一年已暗自成形,2010年代之前的大國均衡已見鬆動。
經過歷史上的兩次世界大戰,數次冷戰兩大陣營的代理人戰爭,國際關係無疑正以外交、條約及協定為基礎,萬不得已才會兵刃相見。問題是,如果按照《夢遊者》的說法,人類自有一種先天性的偏見,能讓整個國家能如集體催眠般入魔,一點一點發酵成民粹主義的觀念,成為整個國家及民族的航線,並造成不可救藥的災難。如果人類總是要犯同樣的錯誤,誰又能保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形勢不會再次發生?
回想2019之前,同樣沒有香港人想到我們會經歷如此一場大變局,如果今天夢遊者的尚未驚醒,真正的惡夢何時才能結束?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