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1年4月24日

此事件尚未完成編制,歡迎你加入編輯團隊一同補全歷史。

朕要你笑,你不能哭 - 《暴政史》徐賁


作者:徐賁

出版社:牛津大學

出版日期:2020/07/01

頁數:476頁

ISBN:9780190989729



《暴政史》的作者徐賁是江蘇人,1985年復旦大學英文系博士畢業,未幾就往美國升學,現時為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系教授,長年居於美國。中國在文革後1977年才恢復高考,屈指一算,徐賁也大概是當年經歷者之一,亦是首批文革結束後的知識份子。徐賁從90年代起開始發表民主、自由的論述,網上資料指出他曾於《南方周末》上論述民主社會理念,可說是典型的80年代後自由派中國知識份子。


近年徐賁著作頗豐,甚至到了一年一書的地步。《暴政史》是他的新作,這一次他不只重新分析希特拉、毛澤東、史太林等人的政治手段,而更著重於暴政之下的人民生存方式。


筆者特別是推薦其中一章,名為<『第三帝國』旅遊文化>,當中涉及到極少學者研究的內容:暴政下的娛樂。


納粹動用國家補貼 推廣平民旅遊


不知道大家有否想過一個問題,納粹於1933年掌權,直到1939年入侵波蘭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中間整整有6年時間,德國人是如何渡過?《暴政史》的內容或許可以解答一部份。書中重新勾劃出納粹德國掌權之後,以國家的資源特別推祟一種活動:國內旅遊。


納粹政府當時提出一個口號「力量來自歡樂」(Kraft durch Freude),再由戈培爾等宣傳高層組織相關單位,以國安財政資源,鼓勵德國人參與廉價的國內旅行團,以大眾能夠簡單負擔的方式,透過旅遊享受假日。


徐賁翻查當年的資料,指出一位德國工人月薪為35馬克,而在政府的補貼之下,前往德國奧地利運雪勝地7日遊是28馬克,山野7日遊是16馬克,由於是國內活動,我們不需要計算馬克的國際匯率,但以旅遊對比月薪,就可以知道當時納粹政府刻意降低旅遊活動的收費,令全德國的國內旅遊普及化,鼓勵德國人出遊。


另外要留意,當時是1930年代,雖然已再沒有工業革命時期的剝削勞動,但勞工權益仍然遠不如今天。書中指出在納粹掌權之前,藍領每年亦不過斷斷續續可享一至兩天的窮遊,但納粹推出的旅遊計劃是連白領工人也可以獲得七天或以上的遠行休假。這都是魏瑪共和國時期未能達成的。


「管控日常」:控制國民放鬆休假的形式


希特拉造成的生靈塗炭已無容置疑,但他也確實非常懂得欣賞及推廣德國文化。如果有去過德國旅遊或是公幹,你會發現德國比其他歐洲各國都稍有不同。德國人刻意將名山峻巔及寂靜的森林保存得非常有「深沉感」,有一份令人沉澱平靜的魅力。納粹德國也顯然體會到這一點,大力鼓勵民眾前往野外旅行,甚至建立專為推廣「力量來自歡樂」而設的遊船,讓民眾能以合理價值上船,遊覽湖泊山川,在甲板上盡情曬太陽。


根據徐賁的分析,這種「旅遊宣傳」其實比我們想象中來得更有效,首先納粹德國確實改善了社會的生活,吸納民意。在此之前德國人經歷了一戰後的通脹與貧困,但納粹政府卻能夠保證了基本的生活娛樂,再外加補貼資源帶動新的旅遊經濟。書中指出單在1937年,整整有830萬人參加相關的旅遊,政府在背後推動支持的力道可想而知。


其次是納粹政府能夠重構德國歷史,將其不滿的史蹟或是歷史景點論述重新修訂,又或是將與納粹德國相關的人物故事以較軟性及生活化的方式展示,令民眾無形間接受了納粹政權的存在,不知不覺在遊覽的過程中對納粹政府「習以為常」。


另外更有效的,是能夠令當時的民眾能夠有「喘息」的機會。納粹德國非常了解在國家軍事化的過程裡,必然會引起部份國民的異議,納粹德國充滿陽剛侵略氣息的思想理念,亦不是每個德國人都願意接受。廉價旅遊正能讓這些民眾的思緒得以放假,暫時逃離氣壓森嚴的社會,但當假期結束,又必須要「乖乖地」回到納粹德國的社會中去。用今天的話來說是,就是成為「德豬」。


納粹後來直接將這種旅遊推廣至外國人,包括英美各國,在德國未與其他各國決裂之前。外國人一樣為德國的山明水秀及成功的旅遊業所吸引,而無視納粹一黨專政、媒體審查、已開展逼害猶太人的暴政行徑。


暴政:自由的幻象 被控制的真實


……即使我們是帶著懷疑與挑剔的眼光看魔術表演,我們的眼睛仍然只會看到魔術家設計給我們看到的景象。同樣,我們即使知道溫水煮青蛙效應或意識麻痺的道理,但在自然的山光水色和風土人情中,還是會看到令我們的眼睛信以為真的正常生活世界。


《暴政史》的副題是「二十世紀的權力與民眾」,全書的重點在於處理在極權的體制下,到底一般人如何生活,更重要的是,「如何接受極權的存在」。除了高壓及散播恐懼的統治手段外,「麻痺」亦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這不單是以革命時期的熱情煽動人民,或是將統治者的形象塑造為天才、民族文化中的天選之人,更是加上媒體、娛樂以及生活上的宣傳,令國民的大腦陷於麻木,而不能獨立思考。從納粹至蘇共時期開始,每位獨裁者都嘗試全方位控制國民的感受,令每一個人都失去個人感受與自我反思的能力。中文的「暴政」從字面上貌似是暴力的化身,但暴政能夠存在,其實與其軟性的一面更為不可分割。


當今科技更為發達,千姿百態的娛樂更是佔據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就正如英國科幻電視劇集《黑鏡》的預言,如果科技能夠無孔不入,如果能夠控制人性軟弱的部份,如果暴政懂得運用背後的原理以維持統治,相信會比納粹德國更為魔高一丈。


#書評投稿

Comments


   快速搜尋

​請選擇日期

​請選擇類別

搜尋功能不適用於此文章

20191114214425-393eee51.jpeg

​blank

​Title

Description

​blank

​blank

​個

   後續事件

​blank

20191114214425-393eee51.jpeg

​Title

​blank

​blank

20191114214425-393eee51.jpeg

​Title

​blan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