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責住叫記者 -《自由未竟》甄梓鈴
作者:甄梓鈴
出版社:突破出版
出版日期:2021/02
頁數:272頁
ISBN:9789888562398
香港人自發的出版物已經少之又少,能夠從外國帶回第一身信息,再結集成書,編採精良的書本就更少。《自由未竟》是難得的一本佳作,根據書中附錄及網上的作者介紹,甄梓鈴為獨立記者,近年旅居瑞典,本書即為她近年採訪歐洲多國的報導集。主題圍繞歐洲大國的移民問題、前獨裁國家民主化之後的社會反芻。
被傭兵救回的雅茲迪論文學生
作者甄梓鈴主要旅居於瑞典,當地的中東移民問題在近年日趨發酵,如何應對國內的貧困移民及文化衝突,更成為了瑞典政界的首要任務。2018年那宗被當成笑話看的新聞:<「我可能寫不完論文了」 瑞典教授僱傭兵殺進伊斯蘭國戰區救學生>的主角,便是逃離伊拉克北部的一位雅茲迪族(Êzidî)移民。
《自由未竟》特別去採訪當事人,想重新展示另一個真相:這宗新聞並非「教授催交論文」的網絡笑話,而是有可能是另一宗種族滅絕的悲劇。雅茲迪是族群與宗教高度結合的種族,族人相信古老的一神教,真神的化身是孔雀天使。這份獨特的信仰招來伊斯蘭國的逼害,男性被大規模屠殺,女性被逼淪為性奴。
「被論文教授派兵營救」的新聞主角是在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攻讀博士的學生,那年他與妻子回伊拉克參加婚宴,家鄉卻遭到伊斯蘭國ISIS的突襲,全家躲進山中。當他想起未曾完成的博士論文研究,以短訊向瑞典的導師解釋事件,卻沒想到得到傭兵獲救--相反,如果到最後他未能逃出生天,這位雅茲迪人與妻子舉家老少的下場,自然不堪設想。
這才是故事最全面的真相,故事中的移民、戰亂、瑞典作為北歐富裕國家,如何接納新民族的細節,都是國際世界裡的大議題。
民主化只是起點 不曾是終點
《自由未竟》的另一個大主題,是走訪眾多在蘇聯倒台後民主化的東歐國家,探索當地的政治進程。當我們仍然為民主而掙扎,其實前冷戰陣營國家,一樣為自由化以後帶來的政治考驗而苦惱。
就算撇除近年已幾乎獨裁化的匈牙利,波蘭及捷克等在我們眼中的民主燈塔的國家,同樣正面對各種民主考驗。例如民主選舉未能選出恰如國民需要的領袖者,脫離蘇聯後開放市場帶來的經濟震盪,又或是昔日的民運領袖人,今天卻已失盡光環,甚至被翻出曾經協助極權的黑歷史。
成功倒推高牆而民主化的社會,於我們有如神話,但對於這些當事的國家及民族而言,卻可能是另一趟考驗的開始。民主化社會往往需要經歷一段時間,才能完全與舊日的獨裁世界和解,重新建立出個別的民主體制。如何讓正義重新上路,如何轉化舊有獨裁政權遺下的陰暗,如何發展出只適合新民主政權的政治路線,對任何正為民主而奮鬥的人,絕對是極為寶貴的經驗借鏡。
盡最大的努力記錄歷史
作者於書末提到,曾於2019年回港,與外國記者一同採訪香港的反送中抗爭。有別於我們以為外媒記者有如身處戰地的熱血,《自由未竟》所描寫的外媒,始終以是外人眼光觀察香港,對於「攬炒」的想法亦有外國人不予苟同,亦有外媒明言沒有「軍隊」、沒有「死人」,就似乎不值得大邊幅報導。
也許對外媒而言,香港的情況的確重要,但始終是外地,未必要24小時跟進。對於本地的記者或文字作者而言,我們寫下的每一個字,卻會成為記憶及歷史一部份。身處在萬馬齊暗的香港,我們也許難以挺身高呼,但假若未來的自由不幸逐漸收窄,甚至連網絡資訊自由也被封禁。我們可能就要重回手抄書本,偷刊禁書的鐵幕世界。全身上下唯一最自由的,也許就只有思想而已。
筆者不認識甄梓鈴小姐本人,也絕非同行,只是身為讀者,仍然希望香港能有愈來愈多有志之士,能將更多自由民主的珍貴信息帶回香港,讓我們認同的珍貴現實,繼續在我們的記憶中存活下去。香港的情況也許太過特殊,又甚或自有天命,但如果我們心內仍然埋藏一盞小小的光明,就可以仍然照亮在同樣的天空之下,默默前行的人。我們並不孤單。
「身處大時代,局勢瞬息萬變,面對未知的將來,以及意圖被人重新定義的過去,記者多了一份責任,記錄真相,留住歷史。我想起捷克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笑忘書》一句話:『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記住這裡發生的一切,祝你在亂流下平安。」
Comments